我会成功举办省社科界第十届学术年会
“总目标与大战略”学术专场
2015年12月26日,省社科界第十届学术年会在省委党校隆重召开。上午,大会听取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的书面发言和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作的主题报告。下午,由省社会学学会、省财经大学、合肥学院、省社科联各自承办的四个学术专场同时拉开帷幕。
我会承担的第一专场主题为“总目标与大战略”。会议由会长蔡宪主持,名誉会长黄家海致辞,省社科联副主席卜幼凡莅临会议指导。学术专场上半场由副会长雷光鹏主持,点评专家由学会顾问钟玉海教授担任。学术专场下半场由秘书长方金友主持,点评专家由副会长范和生教授担任。自由发言阶段,由名誉会长王开玉研究员主持。本专场共收到来自全省专家学者的论文116篇,与会代表90余人,12位专家学者作了学术发言。副秘书长吴翠萍代表本专场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汇报发言。
“总目标与大战略”专场,是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突出“四个全面”这一时代主题,围绕政治、法律、党的建设、社会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学术研究。
专场研讨会上,关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有代表认为,“四个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发展动力理论、法治建设理论和政治保证理论具有重要作用,这从多方面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关于中国道路问题,有代表认为,习总书记四个“走出来”的重要论断提出和阐发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合理性问题,以历时态线索对中国文明发展的取向和进程进行两个关键时期及其发生的制度变革的具体阐述,封建制度的变革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既“契合国情”,永葆中国特色;又“顺势而变”,中国文明因此而屡获生机活力。关于新常态的解读,有代表基于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对如何理解“新常态”的内涵和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在经济生活、社会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问题与学术研究上展现“新常态”的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以履行“真”“情”“实”“意”为职责,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关于党的建设,有代表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战略任务为切入点,对我党党内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提出新看法、新理念和新方向,创新实践形式、完善党内法规、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优化党内具体制度,进而构建出党内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提供蓝本。如何将红色资源如何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有代表指出,红色资源进课堂是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处理好转化、内化、外化三大基点问题,建立红色资源教学基地、编写红色资源教学教材、创新红色资源教学方法、发展红色资源课程研发、建设红色资源师资队伍、开展红色资源课题研究,进而逐步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
在社会治理创新上,为智库建设提供决策支撑。有代表以“失独家庭”养老责任的法律规制为着眼点,针对法律层面的缺失,指出加强法律制度供给、完善现有经济扶助方式,规范失独家庭的养老方式等措施切实强化政府承担“失独家庭”的养老责任。关注农村发展,有代表指出,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应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社会化改革为方向,以城乡一体化为支撑,同时逐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制度设计,进而构建“一主多元”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完善新常态下农村公共服务的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关于社会秩序再造的反思,有代表通过对408件再审案件,发现我国为民事误判支付过高成本以及不等边四边形诉讼结构的弊端,指出从宏观上和微观上从秩序再造的角度重构司法结构。关于阶层流动,有代表依据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对社会阶层固化做出了判断,提出理性看待“二代”现象应当把握的基本原则,梳理了十八大以来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秩序的政策设置,并就进一步完善社会流动的制度设计提出了当前和今后的政策着力点。
本专场会议代表认为:本届学术年会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突出“四个全面”重要战略布局,主题集中,特色鲜明,准备充分,组织严密,会议开的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学会承办学术年会专场研讨会,是省社科联今年4月下达的任务。为此,学会领导层高度重视,把这项任务作为今年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认真筹备,经过长达近8个月的努力,在省社科联的指导和学会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了组织动员、论文征集、论文评审推荐、会议组织实施等多个环节,会议开的精彩生动,紧张有序,圆满完成了省社科联交办的任务,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
学会秘书处
2015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