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本网视频》栏目特邀主持人郭辉。近日,由安徽省社会学学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联合编撰的《安徽经济蓝皮书: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报告(2016-2017)》(简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皮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发行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这本书,今天下午,我们特邀请了该书“研创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徽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蔡宪来到我们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的采访室。将对他作个专访。蔡会长,您好!请先和我们的广大网友打声招呼,好吗?
蔡宪: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你们对此次采访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我也十分感谢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对我的采访和对这本书的重视及宣传。
主持人:我代表我们网站,对这本书的正式出版,首先向你们表示祝贺啊。请问,你们动员众多专家学者编撰这本书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蔡宪:今年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第十个年头。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决策;力求通过体制机制的突破,探索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2009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入国家推进层面。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同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并适用与之相关政策。2012年9月2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安徽省科技创新大会,决定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合芜蚌试验区建设。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的总体方案》,确立安徽省依托合芜蚌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成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2016年6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合芜蚌示范区发展的一个大体脉络。
我们安徽省社会学学会作为一个学术性社团组织,为什么会想到要编撰这样一本书呢?是这样的,多年来我会一直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社会需要这样一个办会方向,长期关注合芜蚌自主创新的研究,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学术积累工作。比如,2010年9月,我们完成了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030503058)。2014年6月,我们又完成了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提升合芜蚌新区创新能力和服务功能的路径研究报告”(项目编号:12020503065)。2015年7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文件》的通知发布后,我们就动议组织编撰《合芜蚌自主创新蓝皮书》,得到了时任安徽省创新办主任、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的支持。2016年3月,我会申报了安徽省软科学重大课题“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实证研究”获得立项。经过研创团队一年多地努力课题顺利完成。《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皮书》就是这一重大课题成果的载体形式。
主持人:该书作为安徽省第一本区域自主创新发展蓝皮书,也是全国首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皮书,它有哪些特点呢?
蔡宪:本书的特点在于:总结了合芜蚌自主创新发展由“试验区”到“示范区”的艰难历程和最新经验,这是其一;其二,揭示了示范区作为创新政策的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的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的生态区,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安徽新动能”方面独特优势和内在规律;第三,提出了合芜蚌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字号”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驱动为“先手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皖字标”,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主持人:该书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皮书,它包括哪些内容、其重点是什么?
蔡宪:根据蓝皮书的体例和范式要求,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产业篇、创新主体篇、专题篇五部分。总报告分析了合芜蚌示范区的发展成就、存在问题,阐述了示范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规划布局,提出了示范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分报告为示范区的三个核心城市——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三市的自主创新发展报告,三个分报告分析了各市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的做法和经验。产业篇则分析了示范区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创新主体篇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个主体出发,分析了其在体制机制、政策、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专题篇主要从示范区在安徽区域内的融合发展以及示范区与国内外自主创新发展比较两个方面,揭示出合芜蚌示范区的经验推广与借鉴意义。
该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对策性研究方面。我们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合芜蚌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性意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安徽新动能”的内生力;推进科技成果实体化,创新“安徽新动能”的竞争力;强势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创新“安徽新动能”的源动力;构建大众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安徽新动能”的外源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安徽新动能”的延展力;融入国家战略部署大格局,创新“安徽新动能”的合作力。这是我们的预判和建议,仅供决策参考。
主持人:合芜蚌示范区建设走过了10年的艰难历程,它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效呢?
蔡宪:我们认为,合芜蚌示范区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带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成为安徽发展程度最好、发展基础最优、竞争力最强、环境最优良的区域,具有带动安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也是安徽省最具创新力和活力的经济发展区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创新布局层次完备,形成了“合芜蚌式”创新螺旋;2、创新沃土与福地环境优良,形成了创新创业的生态区;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态势良好,形成了产业创新转型引领区;4、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
主持人:你认为该书有哪些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蔡宪:首先,合芜蚌自主创新发展由“试验区”到“示范区”,经历了近10年的艰难探索,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此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把它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用于指导今天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合芜蚌示范区的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是成功的,是可推广可复制的,这对于新形势下推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合芜蚌的经验,应该说在我省、乃至中部地区都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第三,我们这本书的名称叫《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皮书》,作为皮书,它是中国智库成果研创及传播的平台,具有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前瞻性、连续性、时效性等特点,它能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野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就某一事物发展的状况进行年度监测,就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和预判。《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皮书》正是这样一本皮书,它的出版发行可以快速、便捷的向国际国内社会各界推荐合芜蚌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让安徽的故事、合芜蚌的故事,在国家智库平台这一层面得到更为广泛地传播。
阅读原文点击:http://mp.weixin.qq.com/s/nwmZTxXr2JWhFpwkpr05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