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各地分会 | 学会论坛学会相关 | 科研快报 | 联系我们  
周艳在著名社会学家王开玉学术思想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7-9-23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周艳在著名社会学家王开玉学术思想座谈会上的发言

 

王老师做人做事和做学问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特别是他做研究的方法和做学问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王老师是个快乐做学问的人,认为做学问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调研、写作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是一件枯燥乏味,又苦又累的活,但是王老师却认为这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因为王老师一生特别钟爱他的学术事业。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成自己的事业,或者把事业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应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做学问也是一样。王老师很善于去发现做学问的乐趣,也许作为一名社会学者会经常发现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让人感到沉重,但是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感受就可以不同。发现问题其实是一种收获和进步,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服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做学问做研究的目的,有收获就有快乐。正是这种作为一个社会学者的责任担当,也许就是王老师快乐面对自己的学术事业的原因。其实在我们跟王老师做调查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课题可能中间也会有曲折,也会有不小的困难,但是王老师都能微笑乐观地去面对。比如我们做留守儿童调查的时候,中间其实很困难,当时我并不了解,只是在后来的时候,王老师才偶然提起,说得也是云淡风清,但是我却感受到了当时王老师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王老师这种举重若轻的胸襟也许我无法学习到,但是他那种快乐做学问的态度,我们倒是可以作为努力的方向,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努力让自己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其次,王老师做学问很执着投入。王老师对待自己的学问特别认真,一方面是他总是亲自参与每个课题的所有环节,包括调研。我认识王老师的时候,还在学校读书,那时候王老师他们正和中国社会社科院社会学所合作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合肥是其中一个点,我参与了其中的问卷访谈。王老师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那是暑假时期,他每天都会背着一个大布口袋出面在调研现场,里面的东西看起来有点沉,应该是装了很多课题资料。这个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十分深刻。后来我到所里工作,跟王老师参与了留守儿童课题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无论是到村庄、学校、留守儿童家,王老师都亲自参与,无论是个案访谈,还是相关部门和人员座谈,他都亲自问,亲自记。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录音笔,他边问边记,访谈记录本上记得满满的,字迹看着着急而潦草,却是收获满满。其实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亲临调研现场是很重要的,处理别人收集的调查资料与自己在现场获取资料,其效果差别很大。调查者听到的,看到的,还有所感受到的才能完整地构成调查感受,才能触动你研究的神经,让你把问题思考地更深刻、全面、也更独特,这也是王老师为什么能在研究中提出更深刻和独到见解和观点的重要原因。王老师做学问投入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王老师不但善于思考更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或许是王老师的天赋,但是勤于思考却是我们可以向王老师学习的,也许正是勤于思考,才会变得善于思考。做每一项课题王老师都十分投入,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经常和我们进行充分地讨论,每一次讨论,他都能给我们提出十分深刻新颖的观点和看法,让我们对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提示我们更多的思考角度。比如他给几本书起的名字,《不一样的童年》、《大别山口美丽的家园》、《发现钱庙》、《魅力盐铺》等,这些提法不但深刻,而且极具趣味性、可读性,让学问不那么高冷,让普通百姓也能去接触,感兴趣,这也是王老师做学问的成功之处。记得王老师有一次去拉萨,回来写了一篇文章《顺着天路去拉萨》,这个名字让人听了,不但感觉里面的景美,文字也一定很美,就会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

最后,王老师还很关注社会舆论,善于宣传。对于社会学研究,问题从社会生活中来,最后也要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各种研究成果都要与社会公众产生互动与回应。王老师的两本书《微评社会》与《立体社会观察》都充分展示了他与媒体互动的各种成果,展示了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公众的密切关系,展示了一名社会学者的社会责任的担当,非常值得一看。通过媒体实现社会学研究与百姓生活的连接,王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与各个媒体都保持着较为良好而密切的关系。每次出去调研,王老师的手机都会响个不停,各个媒体的记者都会就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找王老师做点评分析。同时对于各项研究成果,王老师也会积极推荐给各个媒体,并关注社会舆论的反馈,在社会舆论中做研究检验。

 

发布时间:2017-9-23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关于学会 | 联系我们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4号 安徽省社会学会 All rights 皖ICP备09020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