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各地分会 | 学会论坛学会相关 | 科研快报 | 联系我们  
安徽省社会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社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分论坛
发布时间:2018-7-24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安徽省社会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社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分论坛

 

2018716日下午,由安徽省社会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社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分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

学会名誉会长、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黄家海,学会会长、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原副校长蔡宪,学会副会长、省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雷光鹏,副会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金乃俊,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方青,副会长、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范和生,副会长、省社科院新闻所副所长方金友以及学会理事孙永珊、李琼英、张术松、王云飞、胡文静、江文青、唐惠敏等同志等参加了分论坛。

本次分论坛旨在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学对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与探讨,深化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共识,总结与交流新时代全国各地乡村振兴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和新成果,体现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社会学理论与实证上的中国特色。

分论坛收到的71篇论文,5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论坛。会长,11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教授到分论坛上作了指导性讲话,并对我会连续14年举办分论坛给予充分肯定。

分论坛发言分两个阶段进行。在上半场发言中,安徽师范大学郑航博士就“农村游憩空间变迁与乡村治理”问题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游憩空间的内涵和作用发生一定变迁,由农村闲暇空间产生的空间失序和治理困境愈加凸显。当代农村游憩空间在乡村治理层面发挥着构建空间秩序、塑造社会凝聚力、构建文明乡风等方面的突出社会功能。重塑和谐人文的农村游憩空间成为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农民休闲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谢长青在发言中指出:“农村现代化转型深刻影响村民有效的政治参与。不断活跃与理性的公共参与为村民委员会的治理合法性提供资源。然而,村委会运行的政治合法化困境及执行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难以实现自下而上的转型。因此,要强化主动监督机制,完善村务公开,从而促进村委会执行机制的健康运转,提升村民对村委会的心理认同。”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术松就“农村扶贫干部的工作压力”现象作了描述性发言,河海大学研究生王悦就“乡村振兴战略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行了解读发言,安徽大学研究生方汝燕就“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发言。在下半场发言中,学会名誉会长黄家海研究员就“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议题指出:“乡村文化具有凝聚村民价值共识、化解乡村社会矛盾、规范村民行为、构建村民精神家园等道德治理功能。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新时代农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必须增强乡村文化供给,加快基础建设;必须促进乡村文化转型,走向善治道路。”南京农业大学胡卫卫博士就“农村政治生态重构中的公众参与研究”进行了阐述性发言,兰州大学研究生周安妮就“正在消失的小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言。在分论坛上,邀请了学会顾问、合肥工业大学钟玉海教授和学会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方青教授在每个阶段发言结束时进行了学术点评。

 

 

                                       秘书处

                                     2018720

 

 

发布时间:2018-7-24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关于学会 | 联系我们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4号 安徽省社会学会 All rights 皖ICP备09020668号